永乐高70net(百度)有限公司

我院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 2021-08-29 19:10 作者:团委 杨玲玲/编辑 王蕾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走入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10支社会实践队伍深入省内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机械工程学院“守护绿色家园,共建美丽陕西”。社会实践团通过佛坪县的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和秦岭佛坪博物馆的学习得知,作为秦岭唯一的博物馆,其全面展示秦岭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生物的多样化,旨在“探索秦岭奥秘、展示神奇内涵、领略原始神韵、关爱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共存、同谋持续发展”。此次“绿水青山,青年践行”着重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部署。组织实践团队员深入秦岭博物馆、乡村田间、生态环境保护区,实地勘察生态保护情况,就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生态系统修复、垃圾分类等方面开展在线调研、方案设计、环保宣传教育等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红色工业淬匠心,学思践悟心向党”。了解革命历史与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红色工业实践团赴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开展“红色工业淬匠心,学思践悟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社会实践团在革命纪念馆内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带领20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参观学习凤县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以“重温党的光辉革命历史,汲取接续奋斗力量”的主题教育活动。重温以习仲勋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在凤县开展兵运、策划兵变的辉煌历程,学习红军过境、工合运动、解放凤县等红色往事,仿佛重回峥嵘岁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

航空工程学院“识毒防毒拒毒 共享健康人生”。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和法治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鼓励和支持我院法治禁毒类志愿者团队深入了解禁毒相关知识,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和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社会实践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走进乡村,将帮助村民了解毒品的危害,倡导青少年和农村居民识毒防毒拒毒,预防艾滋,从自身做起。此次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提高了青少年及农村居民对毒品、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提升了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材料工程学院“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实地探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生成与传承。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农垦、军垦事业的发祥地,南泥湾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学子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实践团通过开展“党史整理”、“原型探访”、“红色走读”等生动实践,使实践团成员在共情共鸣中深化理想信念。社会实践团拜访了南泥湾精神传承人侯秀珍。侯秀珍在家中自建的展览馆里,为实践队员讲述了“两把老镢头”的故事,动人心弦的大生产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似乎回到了那个充满生产热情的年代,也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南泥湾精神散发的时代光芒。侯秀珍勉励实践大家应善于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发扬红色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信息工程学院智慧助老,志愿同行。经过前期的调查与沟通,了解到礼泉县东坪村缺劳力、缺资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较多。实践团化身“智慧助老,数字坦途”志愿服务队,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分别从活页教材现场教学、智能技术现场演示、网络安全科普等,围绕最基本、最常用、与生活最贴切的一些操作技巧,特别是使用微信、连接WiFi、地图导航、老龄补贴使用等内容,给老年人进行现场宣讲、服务演示、知识咨询,在手把手的操作与面对面的沟通中,最大限度地帮助老人们享受到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红利。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会持续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职教力量。

财经与旅游学院“践行‘两山’理论,筑梦红色青春”。社会实践团首先拜访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一一石光银,在石光银治沙纪念馆,石老先生亲切的接见了同学们,并向大家讲述了他治沙的事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直观、深刻地感受到了定边县治理沙漠化取得的巨大成效,通过一幕幕展板,了解了定边治沙植绿的艰辛历程,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定边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赓续红色血脉,再创绿色奇迹,真正做“两山”理论的坚定践行者。

商贸与流通学院“‘追寻’红色足迹,‘陕’耀红色基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学生们从实践中受教育、葆初心。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参观华阳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宣讲团成员王倩同学讲解了在此发生的重大战役石塔寺伏击战,号召大家学习先辈革命精神,坚定力量信念。心中有信念,脚下才有力量。队员们通过学习,深知要以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汲取前进的力量,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汽车工程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社会实践团了解到烤烟作为薛湾村的支柱产业之一,走访了几家烤烟专业户,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烤烟育苗、移栽、采收、烘烤一套生产流程以运用技术、产值、带动经济及村民收入等情况,并现场参观了烟农采摘烟叶、烟叶上烟架、装入烤房等烤烟加工过程。七月是烤烟烤烟全面采烤阶段,有些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烤烟采摘不及时可能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在走访村民过程中,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社会实践团临时调整活动方案,分组对接重点帮扶农户,经过烟农简单讲解和现场示范,社会实践团成员迅速到烤烟采摘当中。

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传承烽火精神,情暖乡村儿童。社会实践团首先参观了集党史、国史、村史、农业史、农民史等内容为一体的烽火传统教育基地,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过程中,大家惊叹于老支书王保京的传奇人生,真正体会到了烽火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更见证了烽火人民热爱毛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坚守。同时,实践团成员员们为烽火村的留守儿童们举行了神奇的“彩虹实验”、手工折纸、七彩航模动手体验、趣味十足的另类运动会、生动的文艺演出、暑期作业辅导等系列活动,并赠予他们书包、文具盒、课外读物、篮球等文体用品,在寓教于乐中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常识,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科学的神奇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和感受周围的一切。通过讲解并发放自制的手工皂,让孩子们知道化学就在身边,借此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把学习融进生活,用实际行动追逐自己的梦想,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土木工程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实地考察、积极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在了解斗拱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至古建筑营造技术。在感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之余,同学们开始探索延伸至拓印技术。在前期理论学研的基础上,伴随讲解员的现场指导示范,结合采访询问手工匠人等方式,同学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相关非遗传承的方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国传统技艺及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同学们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结合实践开展教育。让同学们,带着课本走出教室,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融会贯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广,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经过暑期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积累,传递光与热,体现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社会实践团成员们信心大增,相信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新时代大学生就应该在最美的岁月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