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发挥职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先天优势,积极拓展劳动教育途径,以弘扬劳模精神为抓手、专业实践为载体、融合创新为驱动,做好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树德。用好专业教师奋进的育人故事、发挥好优秀校友“传帮带”作用,发扬传承劳模精神。一是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尚华教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身边模范的先进事迹,熟悉职业与行业道德规范;二是邀全国劳动模范何菲和“三八红旗手”宁攀宇来校以开设劳模讲堂、举办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怀,塑造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三是落实落细学校推行的教室卫生包干责任制,开展劳动交流活动,树立“劳动之星”的鲜活榜样,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总支书记、院长手写“劳动之星”奖状
紧密结合专业实践,以劳增智。挖掘专业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实训环节中突出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使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一是将科研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锤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将“工匠精神”作为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技能大赛导向,培养学生严谨、专业、精益求精的品质;三是连续多年安排化工类专业学生自制的手工皂和油污清洗剂活动,从融化到调色、从入膜到脱模,每个步骤都精雕细琢,丰富了学生们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增强实践能力。

服装设计与工艺设计作品 工业分析手工皂作品
加强推动融合创新,以劳育美。依托苌楚汉服专业社团基础优势,推行“团支部与社团一体化”管理模式,围绕端午节、九月九登高,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设计文创产品以及汉服走秀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苌楚汉服社团社会实践活动